扫一扫关注送礼

扫一扫关注送礼

帮助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学府考研 > 历年真题 > 专业课真题

2014年考研法律(非法学)498专业综合课真题及答案解析

时间:2020-07-03 来源:学府考研网

在众多考研备考资料中,考研真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伙伴们一定要好好有效地利用历年真题,让复习效果达到最优化。今天学府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4年考研法律(非法学)498专业综合课真题及答案解析”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依据马克思主义法学观,下列关于法起源的,正确的表述是(  )。

A.私有制是法起源的经济根源

B.从存在形态看,国家先于法律产生

C.法起源时就有别于道德、宗教等规范

D.从一般调整到个别调整是法起源的基本规律

2.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

B.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C.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D.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的终审判决

3.下列有关法律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

B.从刑事法律角度上看,法律义务就是法律责任

C.违法就应承担法律责任,不违法就不承担法律责任

D.过错责任既要承担行为上的责任,也要承担思想上的责任

4.下列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权利和义务都可以放弃

B.权利和义务都不可以放弃

C.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

D.义务可以放弃,权利必须享有

5.《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4条第1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下列关于本条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该规定属于法律原则

B.该规定具有指引作用

C.该规定属于禁止性规则

D.该规定意味着我国《合同法》没有溯及力

6.罗马法谚:“法律不理琐碎之事。”对此表述,正确的理解是(  )。

A.“琐碎之事”不属于法律调整的范围

B.“凡事皆诉讼”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标志

C.法律无法对所有的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D.法律对于自身能够提供解决方案的问题一律加以规制

7.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  )。

A.立法体系的结构

B.立法者的主观意志

C.立法机关的设置

D.法律的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

8.法官邓某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相关法律条文进行了解释,并据此做出判决。邓某对法律的解释属于(  )。

A.立法解释  B.非正式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9.下列关于民主、法治、人治、德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西方“民主”一词源于古罗马

B.法治与德治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治国方略

C.依照人治的理论,治理国家不需要法律

D.依照传统的德治理论,国家主要通过道德教化进行治理

10.下列关于法律实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律实施就意味着法律的实现

B.法律实施是法律实现的过程性与实效性的结合

C.法律实施是使法从应然状态向实然状态转变的过程

D.法律实施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诸环节

11.下列情形中,符合我国法律适用原则的是(  )。

A.某监狱依照法律规定,批准正在服刑的赵某保外就医

B.法官钱某为办好案件,多次与原、被告双方私下接触

C.检察官孙某在办案过程中接到领导批示,并按批示要求处理案件

D.村长李某对一起强奸案进行协调,最终促成双方以赔偿5  000元私了

12.下列关于守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依法办事,形成统一法律秩序是守法的最高状态

B.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在我国公民的守法范围之内

C.公民甲被迫缴纳行政罚款的行为不属于守法范畴

D.公民乙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某项立法建议的行为属于守法范畴

13·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一个法律条文就是一个法律规则

B.一个法律规则只能由一个法律条文表达

C.一个法律规则可以通过不同规范性文件的不同条文表达

D.法律规则的某些要素必须在法律条文的表达中予以省略

14·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律关系是人与物的关系

B.法律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

C.法律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D.法律关系是人与社会的关系

15.1997年3月14日公布,同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  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据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法律条文中的行为模式为“勿为”

B.该法律条文所载内容属于确定性规则

C.1997年3月14日以后发生的故意杀人案,应当依此条文裁判

D.该法律条文中刑罚的排序意在对故意杀人行为依法优先适用较重刑罚

16.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有权制定基本法律的国家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17.按照宪法的分类,我国现行宪法属于(  )。

A.钦定宪法  B.协定宪法

C.成文宪法D.柔性宪法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特别行政区自治权内容的是(  )。

A.立法权

B.防务权

C.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D.货币发行权

19·下列法律文件中,属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

A·某省人民政府制定的《物业管理办法》

B·某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布的《人才捂聘管理办法》  .

C·某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辐射污染防治条例》

D.某省公安厅转发的《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

20·下列关于村民委员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村民委员会向乡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

B·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组成,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C.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D·村民委员会应当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决

策机制和公开透明的工作原则

21·下列关于宪法解释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社会主义国家一般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解释宪法

B·德国创设了由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

C·日本是最早采用宪法法院进行宪法解释的国家

D·美国经由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了专门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

22·根据现行宪法,下列关于我国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不劳动者不得食

B.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C.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相结合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3.下列关于我国检察机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司法行政机关

B.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C.上级人民检察院指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D.人民检察院有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并领导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职权

24.根据我国宪法,国家兴办各种学校,发展教育事业,应当予以普及的教育类型是(  )。

A.学前教育  B.初等义务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25.根据现行宪法,我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监察部和本级人民政府负责

B.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

C.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D.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上一级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

26.根据我国宪法,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刊分的国家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D.民政部

27.根据宪法规定,城镇中手工业、工业、建筑上、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  )。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国有经济

D.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28.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

A.平等权  B.人格尊严

C.言论自由  D.受教育权

29.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资源中,只能属于习家所有的是(  )。

A.森林  B.城市的土地

C.滩涂  D.草原

30.在2011年的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中,某选区应选代表两名。该选区公布了12  500人的选民名单,实际参加投票的选民为6  200人。该选区三位代表候选人孙某、侯某、赵某获得的选票分别为3  101票、2  050票、1  040票。根据我国选举法,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孙某当选

B.孙某和侯某当选

C.三位代表候选人均不能当选

D.该次选举有效,由县选举委员会最终确定当选者

31.根据我国宪法,有权提议进行宪法修改的主体是(  )。

A.最高人民法院

B.中央军事委员会

C.省级人民代表大会

D.1/5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32.我国奴隶制五刑为(  )。

A.笞、杖、徒、流、死

B.昏、墨、贼、赎、鞭

C.墨、劓、剕(刖)、宫、大辟

D.折杖、充军、刺配、迁徙、凌迟

33.西周时,通过察言观色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审判方式称为(  )。

A.三刺  B.三赦  C.五过  D.五听

34.下列关于《法经》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法经》的编纂者是商鞅

B.《法经》将“名例”置为首篇

C.《法经》确立的九篇体例为后世法典所继承和发展

D.《法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

35.下列关于秦朝立法指导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秦朝的立法强调“兼爱”、“非攻”

B.秦朝的立法主张“缘法而治”和“法令由一统”

C.秦朝的立法体现“无为而治”的老庄核心思想

D.秦朝的立法提倡“德治”、“礼治”与“人治”

36.汉代律无正条时,可以援引典型判例作为裁断案件的依据。由此形成的法律形式称为(  )。

A.律  B.令  C.科  D.比

37.南梁创立了一种名为“测罚”的刑讯方式。下列关于该刑讯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墨面文身,挑筋去指

B.以利刃零割碎剐肌肤,残损肢体

C.对拒不招供者断绝饮食,三日后才许进食少量粥

D.对受审者先鞭笞,再令其负枷械刑具站立于顶部尖圆且仅容两足的一尺土垛上

38.下列关于“十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十恶”制度首立于唐朝

B.“十恶”是由“重罪十条”发展而来的

C.官僚贵族犯“十恶”者可以官品抵折刑罚

D.“十恶”中的“谋大逆”是指图谋反对皇帝,推翻君主政权

39.下列关于宋代“翻异别推”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实行“审”与“判”相分离

B.农务繁忙季节停止民事诉讼审判

C.皇帝特诏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长官会同审理

D.犯人翻供且“实碍重罪”时,须交由另外司法官或司法机构重新审理

40.元朝在中央设立的最高行政机关为(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行省

41.明朝初年,朱元璋将其亲自审理的案件加以整理汇编,并加上因案而发的训导,作为训诫臣民的特别法令颁布天下,史称(  )。

A.明《大诰》  B.《大明律》

C.《大明会典》  D.《问刑条例》

42.下列有关唐代御史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

B.御史台是三省的重要组成部分

C.御史台职能仅限于监察中央官吏

D.御史台负责传承皇帝的命令,草拟诏书

43.为了规范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加强行政管理,清政府仿效明朝,将各级国家机关的职掌、事例、活动规则等有关制度编撰成集,称为(  )。

A.《大清律集解附例》B.《大清律集解》

C.《大清会典》  D.《大清律例》

44.下列关于《大清民律草案》与《中华民国民法》编纂体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大清民律草案》与《中华民国民法》均采用民商合一的体例

B。《大清民律草案》与《中华民国民法》均采用民商分立的体例

C.《大清民律草案》采用民商合一的体例,《中华民国民法》采用民商分立的体例

D.《大清民律草案》采用民商分立的体例,《中华民国民法》采用民商合一的体例

45.抗日战争时期,规定“三三制”的宪法性文件是(  )。

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B.《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D.《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二、多项选择题:第46—63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46.法律继承体现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法律移值反映一国对同时代其他国家法律的吸收与借鉴。下列关于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有(  )。

A.法律移植不反映时间关系,只体现空间联系

B.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决定了法律移植的必要性

C.1896年《德国民法典》体现了对罗马法自:继承

D.法律继承要求新法对旧法作适当改造,而法律移植因其同时代性可直接将被移植的法律用于本国法当中

47.下列关于成文法与不成文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习惯法是不成文法的一种形式

B.判例是成文法的一种形式

C.不成文法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

D.成文法是国家立法机关创制的法

48.我国《刑法》第329条第1款规定:“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依照罪刑法定原则,法官不得对该规则进行解释

B.抢夺、窃取个人所有的档案的,可以参照本条定罪量刑

C.从本条的文义上看,只抢夺而不窃取档案的.同样适用本条

D.该规则虽然只针对抢夺、窃取档案的行为,但仍然提供规范指引

49.关于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法律体系是法律部门的基础

B.法律体系包括多个法律部门

C.法律部门是法律体系的构成要素

D.不同法律部门的有机结合构成一国的法律体系

50.下列选项中,满足辩证法律推理适用条件的有(  )。

A.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

B.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抵触

C.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引发了疑难问题

D.作为法律推理前提的两个法律命题相互矛盾

51.下列选项中,属于法治基本原则的有  (  )。

A.法律至上  B.权利保障

C.权力制约  D.正当程序

52.下列关于英国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A.英国是最早确立违宪审查制度的国家

B.英国宪法由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构成

C.英国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没有统一、完整的宪法典

D.英国宪政制度是通过限制王权、扩大资产阶级权力逐步实现的

53.下列行为中,侵犯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有(  )。

A.某县第一中学为了提高学生升学率,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

B.某县法院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过程中,为查明案件事实,对当事人信件进行拆检

C.某县检察院在侦查一起贪污案件过程中,依法对犯罪嫌疑人王某的电话进行录音

D.某县公安局因刘某在网络上批评该县征地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进入刘某的电子邮箱进行查看

54.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有(  )。

A.法治原则

B.责任制原则

C.权力分立与制约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

55.根据我国《代表法》的规定,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享有的权利有(  )。

A.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选举

B.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C.依法联名提出议案、质询案、罢免案等

D.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参加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发表意见

56.下列关于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表述,正确的  有(  )。

A.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

B.我国国家结构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行政区划制度决定了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D.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由历史、民族等多种因素形成的

57.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法律解辱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的效力低于法律

C.国务院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解释的要求

D.当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

58.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职权的有(  )。

A.进行询问和质询

B.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

C.听取和审议人民政府专项工作报告

D.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组织执法检查

59.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时,组织投票的方式有(  )。

A.设流动票箱

B.在各选区设选举投票站

C.召开选举大会进行投票

D.为外出打工人员设流动投票站

60.按照周代礼制,已婚妇女不被夫家休弃的情形包括(  )。

A。有恶疾  B.有所娶无所归

C.与更三年丧  D.前贫贱后富贵

61.下列选项中,属于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活动的有(  )。

A.子产“铸刑书”

B.邓析“造竹刑”

C.赵鞅、荀演“铸刑鼎”

D.商鞅制“分户令”

62.宋初为强化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增设的机构包括(  )。

A.审刑院B.制勘院C.都察院D.推勘院

63.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有(  )。

A.采用责任内阁制

B.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C.规定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D.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和国家制度

三、简答题:第64—66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64.简述两大法系的主要区别。

65.简述我国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

66.简述清末修律的历史意义。

四、分析题:第67—69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67.2003年5月,某省甲种子公司与乙种子公司签订合同,约定由甲公司为乙公司代为培育玉米种子。因玉米种子的市场价格上涨,甲公司不愿按原合同价履约。2004年初,乙公司将甲公司诉至A市中级人民法院。

  在诉讼过程中,两公司因赔偿价格的标准及依据问题争执不下。一方主张适用该省人大1989年制定的《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简称《条例》),该条例规定有关价格的争议应当适用政府指导价。另一方主张适用全国人大常委会200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简称《种子法》),该法律规定有关价格的争议应当适用市场价。

请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相关法理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市中级人民法院应以《条例》还是《种子法》作为判决依据?为什么?

(2)根据演绎法律推理,说明A市中级人民法院可能进行的法律推理的基本逻辑。

(3)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1997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种子价格的争议应适用政府指导价,则该案又应适用哪部法律?为什么?

68.2002年3月,李村村民王某失踪。不久有人在该村的废井里发现一具无法辨认的女尸。公安机关经初查,认定该女尸为失踪的王某,并认定张某有重大嫌疑。为了协调案件、快速结案,该市召开了由公安局局长、检察院检察长和法院院长共同参加的三长联席会议,并就张某“故意杀人”一案取得了一致意见。随后,张某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八年后,失踪的王某突然回到家乡。省高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撤销了市中院对张某故意杀人案的判决和省高院原先作出的复核裁定,宣告张某无罪。

请结合我国宪法的规定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案中有关国家机关的行为侵犯了张某什么宪法权利和自由?

(2)公检法三机关召开三长联席会议的行为是否存在违反宪法规定的情形?为什么?

69.材料一:“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患祸,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

——《汉书·宣帝纪》

材料二:“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即泄露其事及摘语消息,亦不坐。其小功以下相隐,减凡人三等。若犯谋叛以上者,不用此律。”

——《唐律疏议·名例》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一种刑罚适用原则?

(2)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所体现的这种刑罚适用原则发生了哪些变化?

五、论述题:第70题,15分。

70.试述法的作用的局限性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启示。

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


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A

【解析】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私有制是法产生的经济根源;阶级的出现及阶级之间的矛盾是法产生的政治根源,A正确;法早在国家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于原始社会中,如习惯法,B错误;法起源时与道德宗教混为一体,然后发展到相对独立,C错误;法是由个别调整逐步发展到规范性调整,D错误。因此选A。

2.【答案】 D

【解析】 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主要区别:前者的对象是一般的人或事,后者的对象是特定的人或事;前者可以反复适用,后者仅适用一次。ABC项都是规范性法律文件,所以不选。D项判决书是一次性的,针对特定的人或事,为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因此D项正确。(对于此类题,建议考生记住每种类型的几个典型例子,这有助于快速正确解题。)

3.【答案】 A

【解析】 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比如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A正确;法律中的法律义务并不等同法律责任,法律义务是构成法律责任的法定前提条件,但违反法律义务并不一定要承担法律责任。在刑法中也是如此,B错误;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法律规;定而应当承受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所以不违法也可能产生法律责任,C错误;过错责任只要承担行为上的责任,不用承担思想上的责任,D错误。

4.【答案】 C

【解析】 法律权利是法律权利人依法具有自己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或要求他人这样或不这样行为的能力或资格。权利带有一定的自由性,可以放弃;法律义务是指法律义务主体依法应这样或不这样行为的限制和约束。义务不可以放弃,必须遵守。所以C正确。

5.【答案】 B

【解析】 命令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积极义务,即人们必须或应当做出某种行为的规则。此条款即属于命令性规则。所以AC错误。该条款的规定并不意味着整个《合同法》没有溯及力,D说法过于绝对,错误。所以B项正确。(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是法理学中的重点内容,几乎每年都会涉及,望考生加,重视。)

6.【答案】 C

【解析】 此题是对法律谚语的理解。解此类题型可采用排除法。B项“凡事”、D项“一律”,这些字眼过于绝对,可以排除。而A项说法也过于绝对.许多琐碎之事可以属于法的调整范围,A错误。因此C项正确。

7.【答案】 D

【解析】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是法律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D正确。(注意: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标准。)

8.【答案】 B

【解析】 法律解释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正式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做出的具有法律上约束力的解释;非正式解释,通常也叫学理解释,一般指由学者或其他个人及组织对法律规定所作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两者的主要区别为是否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其中正式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法官自己做出的解释并无法律上的约束力,属于非正式解释。因此B项正确。

9.【答案】 D

【解析】 西方“民主”一词源于古希腊,并非罗马,A错误;法治和德治存在分歧,但分歧并不是根本性的,两者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治理国家,两者可以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国家发展,B错误;人治国家也存在法律,只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C错误。因此选D项。

lO.【答案】 C

【解析】 法律实施和法律实现不同。法律实旌是法从应然状态到实然状态的过程和活动,而法律实现是法律实施活动的直接目的,A错误,C正确;法律实现是法律实施过程性和实效性的结合,B说法柜反,错误;法律实施不包括立法,D错误。因此选C项。

11.【答案】 A

【解析】 司法活动具有被动性,法官不应主动与原被告私下接触,B错误;C项违反了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C错误;D项强奸罪为刑事公诉案件,不可私了,错误。因此,选A项。

12.【答案】 D

【解析】 依法办事、形成统一法律秩序是守法的中层状态,A错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是仅针对特定的人或事所作的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此约束力不具有普遍性,但也需要人们遵守,B错误;C项属于守法的范畴,C错误;D项是公民依法行使自己权利的积极守法行为,因此选D项。(此处需注意守法的最低状态、中层状态和高级状态的区别。)

13.【答案】 C

【解析】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是直接规定法律规则的,也不是每一个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或只表述一个规则的。有时候一个法律规则可以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有时候一个法律条文也可能包含几个法律规则。因此只有C项正确。(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比较在历年真题中已出现多次,十分重要,请考生熟知熟记。)

14.【答案】 B

【解析】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因此B项正确。(这里考生还需掌握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即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内容和法律关系的客体)

15.【答案】 C

【解析】 现行《刑法》自1997年10月1日开始shi行,因此1997年10月1日以后发生的故意杀人案立当依此条文裁判。因此C项错误,应选。

16.【答案】 A

【解析】 只有全国人大有权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和修改除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因此A项正确。

对于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考生一定要做明确区分,不能混淆,这是历年考试的重点内容。)

17.【答案】 C

【解析】 我国宪法是成文宪法、刚性宪法、民定宪法。因此C项正确。(此知识点曾出现过,因此不再具体分析。)

18.【答案】 B

【解析】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包括:立去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行政管理权。此外,特区财政独立,使用自己的货币,享有货币发行权,但并下享有防务权。因此选B项。

19.【答案】 C

【解析】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发布的适用本地区的规范性文件。A项为地方政府规章;B项只是一般的行政规范性文件;C项为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辐射污染防治条例》,属于地方性法规;D项为公安部制定,属于部门规章。因此选C项。

20.【答案】 A

【解析】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用向政府部门负责报告工作。因此A项错误,应选。BCD项均可在书上找到原文,在此不再一一分析。

21.【答案】 A

【解析】 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都确立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解释宪法的模式。例如,我国宪法的解释权就是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即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宪法解释权,A正确。德国的宪法解释体制是专门机关解释体制,建立了宪法法院,B错误。最早采用宪法法院进行宪法解释的国家是奥地利,C错误。美国经由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了司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D错误。因此选A项。

22.【答案】 D

【解析】 此题为送分题。我国《宪法修正案》第14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对于宪法及宪法修正案的法条一定要完全记住。有些考题直接出自法条。)

23.【答案】 B

【解析】 司法部是我国最高司法行政机关,A错误。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B正确。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C错误。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所以,人民检察院并无领导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职权,D错误。因此选B项。

24.【答案】 B

【解析】 《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因此B正确。(法条原文,应背诵。)

25.【答案】 B

【解析】 《宪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因此B项正确。

26.【答案】 B

【解析】 行政区划变更的法律程序内容较多,容易混淆。因此考生可以简便记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报全国人大审议决定;有关乡、民族乡、镇的设立、撤销、更名和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除了以上这些,其他全都归国务院审批。

27.【答案】 D

【解析】 此题为送分题。《宪法》第8条规定,城镇中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因此选D项。

28.【答案】 C

【解析】根据《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监督权。其中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结社自由。所以C属于政治权利,正确;B属于人身自由的权利;D属于社会经济文化权利。因此选C项。(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历年考试的重点,所占分值很大,尤其是平等权和人身自由,经常出现在分析题中,望考生加以重视。)

29.【答案】 B

【解析】《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因此B正确。对于自然资源,记住矿藏和水流只能属于国家所有,其他自然资源不一定。ACD项错误。

30.【答案】 C

【解析】根据《选举法》规定,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选区全体选民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

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选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本题选民共12 500人,实际参加投票的选民6 200人,没过半数,因此选举无效,三位代表候选人均不能当选。因此选C项。

31.【答案】 D

【解析】 有权提议进行宪法修改的主体只有两个:一是1/5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而通过则需要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才能通过。切记这里是“全体代表”而不是“出席代表”。

32.【答案】 C

【解析】我国奴隶制五刑为墨、劓、剕(刖)、宫、大辟。因此C正确。(考生这里需要了解封建制五刑的形成过程:曹魏恢复五刑之名。晋代定律死、徒、笞、罚金、赎刑;北魏定制以死、流、徒、鞭、杖为五刑;北周五刑体系的排列改为由轻递重,以杖、鞭、徒、流、死为五刑;最终在隋朝《开皇律》正式形成封建制五刑,即笞、杖、徒、流、死。)

33.【答案】 D

【解析】 西周时,通过察言观色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审判方式称为五听,D正确;A“三刺”是西周从赦原则在司法审判中要经过的程序;B“三赦”之法是西周对老幼犯罪要减免刑罚;C“五过”是西周针对渎职方面的罪名。因此选D项。

34.【答案】 D

【解析】《法经》的编纂者是李悝,A错误。《法经》共分为六篇,即《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首篇为《盗法》,BC错误。《法经》是我匡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在中国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D正确。

35.【答案】 B

【解析】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缘法而治”、“法令由一统”。因此B正确。(我们需要了解各个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西周:明德慎罚;战国:“一断于法”、刑无等级、轻罪重刑、法布于众;汉朝:汉初为黄老思想、“约法省刑”,汉武帝之后为“德主刑辅”:唐朝:德本刑用;明朝:“刑乱国用重典”,“明刑弼教”;清朝:详译明律,参以国制。)

36。【答案】 D

【解析】汉代的法律形式:律、令、科、比。律是汉代的基本法律形式;令是皇帝随时发布的诏令或由臣下提出经皇帝批准的立法建议;科是律以外规定犯罪与刑法以及行政管理方面的单行法规;比又称决事比,是指在律无汪条时比照援引典型判例作为裁判案件的依据。由此可知D项正确。

37.【答案】C

【解析】 此题较偏,仅从字面“测罚”两字难以解题。因此考生可以换一种思路。注意朝代是南梁.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这时期刑法制度日趋规范和文明:肉刑日趋减少,酷刑的使用逐步减少比较四个选项,ABD的刑讯方式比较残酷,而C相比而言,较为规范文明。因此选C项。

38.【答案】 B

【解析】 “十恶”制度首立于隋朝,A错误。层律规定了贵族官员犯罪可以减免刑法。但“犯十恶者.不用此律”,C错误。“十恶”中的“谋大逆”是指图谋毁坏宗庙、陵寝及宫阙,D错误。因此选B项。(对于“十恶”制度的具体分类及其概念考生需要有大慨的了解,方便答题。)

39.【答案】 D

【解析】实行“审”与“判”相分离是宋朝的“鞠谳分司制”,A错误。农务繁忙季节停止民事诉讼审判是宋朝“务限法”中的内容,B错误。皇帝特诏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长官会同审理是宋朝“三司推事”里的内容。因此D项正确。

40.【答案】 B

【解析】元朝在中央设立的最高行政机关为中书省,B正确。唐朝的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41.【答案】 A

【解析】为贯彻“刑乱国用重典”的方针,朱元璋御制《大诰》,作为明初的刑事特别法。《大诰》的内容包括朱元璋亲自审理的案例、朱元璋对臣民的训导以及新颁布的重刑法令。因此A正确。

42.【答案】 A

【解析】 唐代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A正确。其中察院的监察御史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官吏,可知御史台的职能不限于监察中央官吏,C错误。中书省负责传承皇帝的命令,草拟诏书,D项错误。御史台和三省相对独立,B错误。因此选A项。

43.【答案】 C

【解析】 为了规范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加强行政管理,清政府仿效明朝,先后编制了《康熙会典》《雍正会典》《乾隆会典》《嘉庆会典》《光绪会典》,合称“五朝会典”,统称《大清会典》。因此选C项。

44.【答案】 D

【解析】 清末在民商立法体例上采取民商分立的原则,因此《大清民律草案》采用民商分立的体例;南京国民政府在民商立法体例上采取民商合一的原则,因此《中华民国民法》采用民商合一的体例。因此D项正确。

45.【答案】 A

【解析】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是抗日民主政权制定的最具代表性的宪法性文件,其中在加强民主建设方面,规定根据地政权的人员构成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占l/3,非党左派进步人士占l/3,中间派占1/3。因此A项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46.【答案】 BC

【解析】 法律移植是指在鉴别、认同、调试、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摄取、采纳、同化外国法,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直接将被移植的法律用于本国法中,D错误。法律移植不仅仅体现空间联系,还可能反映时间关系,A错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根本特征决定了法律移植的必要性,B正确。德国为大陆法系国家,其民法典源于对罗马法的继承,C正确。因此选BC项。(对于法律移植和法律继承,是近年新增考点,可考性很强,望考生加以重视。)

47.【答案】 AD

【解析】 成文法是指由国家特定机关制定和公布,并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又称制定法,D正确。不成文法是指由国家认可其法律效力,但又不具有成文形式的法,习惯法和判例法都是不成文法的一种形式,所以A正确,B错误。不成文法也具有法律效力,C错误。因此选AD项。

48.【答案】 CD

【解析】 法官可以对该规则进行解释,法官自己的解释属于非正式解释,不具有法律约束力,A错误。本罪为盗窃、抢夺国有档案罪,抢夺、窃取个人档案的,不依此罪处罚,B错误。本罪为选择性条款,只要犯抢夺和窃取之一的就构成本罪,C正确。该规则虽然只针对抢夺、窃取档案的行为,但仍然提供规范指引,D正确。因此选CD项。

49.【答案】 BCD

【解析】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的部门法体系,包括多个法律部门。法律体系是将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分成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律部门是法律体系的构成要素,是法律体系的基础,不同法律部门的有机结合构成一国的法律体系。因此A错误,BCD正确。

50.【答案】ABCD

【解析】 实质推理又称辩证推理,它是指当作为推理的前提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的命题时,借助于辩证思维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辩证推理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解决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而引起的疑难问题,CD正确。A项法律虽然有规定,但社会发展后,出现新的情况,适用这一规定明显不合理,即会出现冲突,因此可以适用辩证推理。B项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抵触,也是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适用辩证推理。因此ABCD全选。

51.【答案】ABCD

【解析】 法治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律至上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此题较简单,为送分题。ABCD都正确,应选。

52.【答案】 BCD

【解析】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而不是最早确立违宪审查制度的国家,A错误。英国宪政制度的确立,是通过逐步限制王权和扩大资产阶级权力逐步实现的,D正确。英国宪法由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构成,形成了没有统一的、完整的宪法典形式的、颇具特色的不成文宪法,BC正确。因此选BCD项。

53.【答案】 ABD

【解析】 通信自由是指公民有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通信秘密是指公民通信的内容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非法私拆、毁弃、偷阅他人的信件。公民的通信包括书信、电话、电报等进行通信的各种手段。A项不让学生带手机侵犯其通信自由的权利,错误。根据法律规定,扣押和拆检公民的信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只有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才有权决定扣押或拆检公民的信件。(2)原因只有两种:一是国家安全的需要,二是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BD项都不是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或国家安全的需要。A项侵犯了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故错误。只有C项合法,是基于刑事案件的需要,不选。因此选ABD项。

54.【答案】ABD

【解析】 此题为送分题。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包括:民主集中制原则、责任制原则、法治原则、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效率原则、联系群众原则、党的领导原则。因此选ABD项。

55.【答案】ABCD

【解析】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有许多,此处不一一列举,四个选项都是其权利,正确。(这里还需注意代表们的义务:(1)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在代表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宣传法治并协助宪法和法律的贯彻实施;(2)与原选举单位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接受其监督;(3)保守国家秘密;(4)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认真参与讨论和决定,积极参加代表的视察活动等。)

56.【答案】 AD

【解析】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故A正确,B错误。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原因:一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和各民族的居住现状所决定的,是保障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发展的需要;二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所决定的,也是缩小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差距的有效途径;三是由我国政治发展的基本需要决定的,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C错误,D正确。因此选AD项。

57.【答案】 ACD

【解析】 《立法法》第42条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1)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2)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AD正确。《立法法》第4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B错误。《立法法》第43条规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C正确。因此选ACD项:

(此处考查对《立法法》法条的记忆,望考生关注。)

58.【答案】ABCD

【解析】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听取和审议人民政府专项工作,有权进行询问和质询,有权开辰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工作,ACD正确;地方各级人大常委认为必要时,可以组织对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B正确。所以选ABCD项。

59.【答案】 ABC

【解析】《选举法》第36条规定,选举委员会应当根据各选区选民分布状况,按照方便选民投票的原则设立投票站,进行选举;选民居住比较集中的,可以召开选举大会,进行选举;因患有疾病等原因行动不便或者居住分散并且交通不便的选民,可以在流动票箱投票。因此ABC项正确。(此题是对《选举法》自:

法条的考查,考生应加以记忆)

60.【答案】 BCD

【解析】 西周关于婚姻的解除,有“七出”“三不去”之规定。“三不去”是指: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其中,“有所妻无所归”,是指女子出嫁时有娘家所依,但休妻时已无本家亲人可靠,此时休妻会置女子于无家可归之境.故不能休妻;“与更三年丧”,是指女子入夫家后与丈夫一起为公婆守过三年孝,已尽子媳之孝,不能休妻:

“前贫贱后富贵”,是指夫娶妻时贫贱,但经夫妻患难与共后富贵,不得休妻。因此选BCD项。“三不去”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休妻的限制,但根本上是出于维护宗法伦理的需要。

61.【答案】 ABC

【解析】 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包括:郑国子产“铸刑书于鼎”,邓析“造竹刑”,晋国赵鞅、荀寅“铸刑鼎”。因此ABC项正确。

62.【答案】 ABD

【解析】 宋初为强化对中央司法机关的控制,另立审刑院。凡须奏报皇帝的各种案件,经大理寺断谳后,报审刑院复核,由知院事和详议官拟出定案文稿,经中书省奏报皇帝论决。此外,宋初还增设制勘院和推勘院等临时性机构,负责审理皇帝交办的案件。因此ABD项正确。

63.【答案】 ABCD

【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和民主性。其内容包括:(1)明确宣示中华民国为统一的民主共和国;(2)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和国家制度。实行三权分立的政府组织原则,采用责任内阁制等;(3)规定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及应尽的义务;(4)确认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因此ABCD都正确。

三、简答题

64.【答案】 (1)法的渊源不同。在大陆法系国家,正式的法的渊源主要是制定法;在普通法系国家,制定法和判例法都是正式的法的渊源,判例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分)(2)法的分类不同。大陆法系国家法的基本分类是公法和私法,普通法法系国家法的基本分类是普通法和衡平法。(2分)(3)法律编纂不同。大陆法系国家的基本法律一般采用系统的法典形式;普通法法系国家,尤其是英国,一般不倾向于法典形式,它的制定法往往是单行的法律、法规。即使后来英美法系国家逐步采用法典形式,也主要是判例法的规范化。(2分)(4)诉讼程序和判决程式不同。大陆法系的诉讼程序以法官为重心,奉行职权主义,具有纠问程序的特点;普通法法系的诉讼程序奉行当事人主义,法官一般充当消极的、中立的裁判者的角色。(2分)

【点评】 法系是指按照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法律的源流关系和历史传统以及形式上的某些特点对法律所作的分类。对资本主义法律影响最大的法系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法系,是以英国中世纪的法律,特别是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大陆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两大法系的概念及比较是法理学中一个重要内容,在法硕考试及司法考试中出现的频率都很高。希望考生认真复习,加以理解。

65.【答案】 (1)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3分)(2)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3分)(3)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2分)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细,但也是《宪法》法条原文。此处需注意的是,我国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而不是神圣不可侵犯。而对社会主义公共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

66.【答案】 (1)清末修律导致中华法系走向解体。(2分)(2)清末修律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2分)(3)清末修律在一定程度上引进和传播了西方近现代法律学说和法律制度。(2分)(4)清末修律在客观上有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法学教育的近代化。(2分)

【点评】 清末修律在中国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高频考点。此题考查了清末修律的历史意义,考生还应掌握清末修律的具体内容及其主要特点。

四、分析题

67.【答案】 (1)A市中级人民法院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1分)理由: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否则无效。(2分)

(2)A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法律推理的基本逻辑如下:大前提(《种子法》规定):有关价格的争议应适用市场价;(1分)小前提(本案事实):有关种子价格的争议属于价格争议;(1分)结论(判决):种子价格应当依据市场价确定。(1分)

(3)该案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1分)理由: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3分。

答对一个理由的,得2分;答对两个理由的,得3分)

【点评】 关于法的效力原则,本书总结如下:

(1)不同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包括:

①宪法至上原则。②法律高于法规原则。③法规高于规章原则。④行政法规高于地方性法规原则。

(2)同一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主要

包括:①全国性法律优先原则。②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③新法优先于旧法。④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的规章。

(3)位阶出现交叉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①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②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③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④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时,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此题第二问涉及演绎推理的相关内容。法律推理分为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演绎推理是形式推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它又可以称为三段论推理,是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形式,即从一般的知识推出特殊知识的推理活动。它是一种必然性推理。(演绎推理在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在选择题或主观题中,望考生加以重视。)

68.【答案】 (1)本案中有关国家机关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人身自由(2分)和人格尊严(2分)。(2)公检法三机关召开三长联席会议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宪法关于司法机关的地位及其职权行使等方面的规定。(1分)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1分)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1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3分)

【点评】 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监督权。而人身自由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宪法还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几乎每年宪法都会在大题上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希望考生记忆并多做习题,做到此类型题不丢分。)

69.【答案】 (1)亲亲相隐(或同居相为隐、亲属相隐、亲亲得相首匿)。(2)材料二中的这种刑罚_适用原则发生的变化有:第一,扩大了亲属隐匿的范围,甚至包括部曲、奴婢为主人隐匿;第二,取消了尊长隐匿卑幼的限制,无需上请;第三,对所隐匿案件的性质做了限制。对于谋叛以上危害皇权专制的重罪案件,亲属之间不允许隐匿。

五、论述题

70.【答案】 (1)法的作用的局限性理论:法调整的对象是人的行为,其调整的范围不是无限的:(2分)法的特性,如概括性、稳定性、滞后性、普遍性等与社会生活的具体性、复杂性存在着矛盾;(2分)法的制定和实施受人的因素的影响;(1分)法的实shi还受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1分)(2)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主要内容:从法的制定、实施到监督看,首先应有良好的法律体系,其次应在现实中得到落实。(2分)(3)应清醒地认识到.法的作用的局限性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启示:法律不是万能的;(2分)法律要不断修正,在适用中进行解释;(2分)法律不能独自发挥作用;(2分)要注意法律运行的社会环境建设。(1分)(结合主题.从其他角度展开论述且言之成理者,可酌情给分)

【点评】本题考查法的局限性理论及其对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启示。不仅考查考生对法的局限性内容的理解能力,还考查考生将该理论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结合进行阐述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解答此题,应先将法的局限性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相关概念答出来,然后再进行相应分析论述(对于法的局限性这部分内容,今年已考论述题,预计明年不太可能再考,但是它还是司法考试的重点内容,希望考生也要重点关注。)

更多考研真题及真题解析,可关注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内容,考后核对答案、评估考研分数,听真题解析尽在学府考研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联系方式:4001000686
分享到: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